第114章 乌衣巷 谢氏(1 / 2)

刘裕坐在书房喃喃道:“有意思。”

“姐夫,怎么了?”陆谦好奇道:“什么有意思?”

刘裕回过神来道:“没什么,有个世家公子想要加入北府军。”

“你答应了?”

“嗯。”

“谁呀?”

“暂时还不到能说,我答应他先保密。”

“好吧。那你什么时候能去商号?明天行吗?”陆谦问道。

刘裕摇头道:“明天不行,我要去乌衣巷拜访老师。”

“那后天呢?”

“也不行,岳父家还要去探望。”

陆谦笑道:“刺史大人,你倒是挺忙啊,那大后天总行吧?”

刘裕叹道:“确实分身乏术啊,大后天还没安排,看情况吧。找我过去有什么事情吗?”

陆谦道:“事情倒是没有,只是各家股东都来了,恭贺你荣升。”

刘裕瞬间了然:“嘿嘿,是想见我老师吧,怎么?商号已经有实力供应大军了?”

“额,姐夫算的真准。”

刘裕调侃道:“陆公子,你不太会拍马屁啊。这是门技术,得练!”

陆谦高傲道:“我吴郡陆氏还需要拍人马屁?”

“咦?你以前不都自称会稽陆家吗?怎么现在变吴郡陆氏了?”

陆谦笑道:“行走江湖,要名头响亮一点嘛。我们家确实是陆氏一支,我跟你说啊,想当初我爷爷的爷爷......”

刘裕嗤道:“你怎么不从盘古开天地讲起?”

陆谦马上道:“想当初,天地混沌,犹如鸡子,忽然......”

刘裕赶紧打断道:“行,你狠!我错了,明天我去老师那问问。”

陆谦哼了一声道:“这还差不多!”

“......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刘裕心中默念着这首刘禹锡的《乌衣巷》,从朱雀门一直向东,来到了老师谢玄的居所,乌衣巷。

此时王谢两家如日中天,朱雀桥边熙熙攘攘,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野草花的衰败景象。

巷子不是很宽,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江南小巷,街净如洗,青瓦白墙。

但是巷子中的两块牌匾昭示了这条小巷的不俗,墨色的牌匾上金字平顺,一块上写着阳夏苗裔,另一块则是扶平贤邸。

扶平贤邸的牌匾下就是琅琊王氏的府邸,这四个字通俗易懂,王氏的先祖王吉,官至西汉博士谏大夫,受封扶平侯,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而著于史。

而谢氏的牌匾则更加直白一些,阳夏苗裔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,这户人家出身陈郡阳夏县。

刘裕在巷外下车,一路步行至门前,恭恭敬敬递上拜帖。

谢氏的门房也有礼貌,躬身接过道:“您稍待片刻。”转身进了大门。

刘裕细细观察,王氏和谢氏的大门离得不远,形制也差不多,小巧的朱漆门户,也没有刘裕印象中那种那种阔气的石狮子守门。

两家的门当都非常简单:谢氏的门当是一对石书箱,而王氏的则是一对石鼓。就如同普通的江南人家,完全看不出如何的豪阔。只是门槛比普通人家高了一些。

就在刘裕研究两家人门户的时候,谢氏的门开了。

谢涣笑道:“师兄,快请!”

跟着谢涣进门,穿过影壁墙,看见谢氏的二门,刘裕瞬间就推翻了刚才的想法,什么叫豪阔,这才叫豪阔啊。

包子有肉不在褶上,与低调的大门不同,仪门之上装饰豪华,朱漆大门上一排排鎏金门钉,广梁之上精雕细琢,活灵活现的吞口狮子门环,这已经不是一扇大门了,完全就是一件艺术品。

“师兄,你站在那干嘛?”见刘裕站在仪门前不动,谢涣笑着道:“你一个三品刺史上门,不会是想让谢氏中门大开,全家出迎吧?”

刘裕回身笑道:“我哪敢啊。”

说罢随着谢涣从旁边的小门进去。

跟着谢涣一路七拐八拐,刘裕终于对什么叫大户人家有了清晰的概念,确实太大了,一路上连廊曲折,仆婢成群。就在刘裕即将昏头的时候,谢涣终于停下脚步。

“爹,我师兄来了。”

书房内,谢玄抬头笑道:“寄奴,进来坐。”

“好嘞,老师。”刘裕笑着进门,却发现谢安也在,急忙行礼道:“师叔祖!”

谢安挥手:“先坐,

最新小说: 隋唐小纨绔 唐时明月宋时关 抗清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穿入维京当霸主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